120v

基石的下一个基石

文章作者:Ling
2023-12-22

意料之中,基石药业把艾伏尼布也卖了,但在意料之外的是,卖给了当初的卖方。


12月21日,基石药业宣布将艾伏尼布大中华区和新加坡的独家权益转让给施维雅,并获得总额5000万美元的付款。


艾伏尼布最初由Agios Pharmaceuticals公司开发,2018年基石药业与Agios达成在大中华区开发及商业化的独家协议。该药于2022年2月在国内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携带IDH1易感突变的成人复发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患者。


2021年,施维雅公司收购了Agios公司肿瘤业务。也就是说,基石药业将艾伏尼布“归还”给了前卖家。相应,基石药业与施维雅的许可协议将被终止,基石药业将无需再支付后续的研发及商业化里程碑付款。


玩Lisence-in的也开始走out了?

这不是基石药业今年已商业化产品的第一笔对外交易。
今年11月初,基石药业将RET抑制剂普拉替尼在中国大陆的商业化权益转给了艾力斯;基石药业仅保留普拉替尼在中国大陆研发、注册等推广权之外的权益。
根据协议条款,基石药业将获得首付款和后续的研发里程碑付款,并将继续获得普拉替尼在中国大陆的销售收入,艾力斯则从基石药业收取服务费。
普拉替尼,2018年引进自Blueprint公司,基石药业拥有在大中华区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2021年3月,普拉替尼在中国首次获批上市,用于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的RET融合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此后适应症不断扩展,迄今已覆盖1线、2线非小细胞肺癌和甲状腺癌适应症。
作为基石药业的首款商业化产品,也是中国首款获批上市的精准靶向RET靶点的选择性抑制剂,普拉替尼一经面世,就承载着无数光环,基石药业的股价随之水涨船高,并于2021年6月21日来到历史高点,盘中达19.12港元/股。
从Blueprint引进的,还有一款针对KIT和PDGFRA突变的激酶抑制剂阿伐替尼,与普拉替尼同月在国内获批上市,用于治疗外显子18突变(包括PDGFRAD842V突变)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一种罕见病肿瘤,我国每年新发人数在1200人左右。
也是目前基石药业仅剩的一款自主商业化产品,所幸已被纳入2023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算是端上了铁饭碗。但毕竟是罕见病用药,患者数量有限,医保的加持恐怕也很难带飞阿伐替尼。
至此,基石药业成立8年,拥有4款商业化产品,3款皆是Lisence-in而来的管线,2款已转卖;唯一一款自研的PD-L1舒格利单抗,其大陆地区的商业化权益早在2020年就卖给了辉瑞。



加速战略转变

成立于2015年底的基石药业,是最早在中国提出了“VIC模式”的药企,即,通过吸引风险投资支持业务和项目(VC),保留自身研发技术的知识产权(IP),并将一部分研发工作委托给外部专业机构(如CRO等)完成,以节省成本和时间。
VIC的本质是通过资本驱动研发合作,引入国内外先进的管线,直接跨过了新药研发的试错阶段以及高度不确定性,从而在短时间内获得具有前沿创新性的新产品线,获得先发优势。
也得益于此,基石药业能越过十亿美元、十年研发的“双十定律”,快速迈入商业化阶段。
基石的商业化策略,自主商业化+对外授权。阿伐替尼、普拉替尼、艾伏尼布自建团队进行商业化,PD-L1舒格利单抗由辉瑞进行商业化。
其中,舒格利单抗在2021年12月获批上市,目前已在国内获批多项肺癌适应症以及一线治疗食管鳞癌。但自获批以来,参与医保谈判但并没有积极降价以寻求纳入医保,辉瑞的商业策略是高价运营不进医保。目前价格为12375元/瓶(600mg , 20.0ml),通过慈善赠药后患者使用舒格利单抗治疗2年,只需要自费购买5个周期的药,费用为123750元。这一价格在自费市场有一定竞争力,但是在医保内市场完全不可比,对比价格已经下探到千元的国产PD-1/L1仍为高价药。
而基石在自主商业化的模式,却没有达到预期的商业价值。2021年,阿伐替尼及普拉替尼于上市后的前8个月内净销售额合计为1.63亿元,但基石药业在销售推广上却投入了3.64亿元;2022年,阿伐替尼、普拉替尼和艾伏尼布产生净销售额合计约3.64亿元,销售费用达3.27亿元,勉强维持平衡。
截止2023年上半年,基石药业仍处于亏损状态,营业收入2.615亿元,较去年持平,但公司仍亏损2.09亿元,其中阿伐替尼、普拉替尼及艾伏尼布产生的净销售额合计约2.47亿元,生产成本、销售及分销成本却占到2.39亿。
这也是小型Biotech自建商业化团队的困境: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技术出身的创始团队要在短时间内打造一支高效的商业化铁军,心有余而经验和钱都不足。
截止2023年年中,基石药业仍有10.054亿元的现金储备。按目前的亏损情况,公司或能维持数年。然而,其未来的商业化战略和产品推进速度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加速战略转变,转让商业权益、裁员也无可厚非。术业有专攻,专业事交给专业人,也算是基石药业的VIC之道。
将普拉替尼商业化权益转卖出去后,基石药业不仅保留普拉替尼的销售收入,还将从艾力斯收取首付款及后续里程碑付款。将艾伏尼布“归还”施维雅后,基石药业共计将收回5000万美元资金。
近日基石裁撤普拉替尼全部销售人员的传闻也得到官方证实。或许,基石药业马上将传出第二波关于艾伏尼布销售人员的裁撤消息。截止今年上半年,基石药业员工总数已较2021年底的611名锐减至474名。



基石药业还剩下什么?

达成多项商业化合作后,基石药业的战略及管理重心正逐渐偏移至研发阶段。
在“内部研发+外部合作”的研发策略,以已上市的4款商业化产品为主的管线1.0已进入兑现期。基石现在正处于管线2.0的时代。
管线2.0的核心依然是FIC/BIC,重点放在两种新兴治疗模式——ADC及多特异性抗体上。


其中CS5001是基石药业管线2.0战略的重磅产品,是一款潜在FIC的ROR1-ADC药物。于2020年从LegoChem Biosciences而来,基石药业拥有除韩国外全球其他地区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
ROR1高度表达于非小细胞肺癌、三阴乳腺癌和白血病等各种实体瘤和血液瘤中,患者人数十分庞大。西南证券研报预计,一旦ROR1 ADC成药,市场空间有望达数百亿美元。目前全球仅由三款ROR1 ADC进入临床阶段,分别是默沙东的MK2140、BI的NBE002以及基石这款。
其中,CS5001研发进度排名第二,目前正在开展国际多中心I期临床试验(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
CS5001具有许多差异化特征,包括专有的位点特异性偶联、肿瘤选择性可切割连接子和前药技术,已在套细胞淋巴瘤和三阴乳腺癌异种移植模型中,已显示出其同类最优潜力。
此外,基石药业还布局了多款针对实体瘤的ADC早期管线,包括CS5005、CS5006等,押注ADC风口。
而基石目前的管线中,最接近上市的是CS1003(Nofazinlimab)。
CS1003是一款PD-1抗体,多项研究成果也已在国际学术会议以及知名期刊上公布。其中,CS1003联合仑伐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ORR为45%,PFS达到10.4个月,且安全性良好,显现出同类最佳潜力。
CS1003也是最早一批授权海外的PD-1,但去年因EQRx自身的战略调整而被“退货”,上个月被三生制药成功“捡漏”,以6000万元人民币作为首付款、上限达近亿元人民币的研发及注册里程碑付款,以及商业化阶段的销售里程碑付款和梯度销售分成,获得该药大陆地区包含开发、注册、生产和商业化在内的独家权益。
目前,CS1003联合疗法正在开展国际多中心Ⅲ期研究,预计2024年一季度读出数据。
参考资料:

      1.企业官网、公告;

      2.财经大健康:基石药业证实:裁撤某明星产品全部销售人员;

      3.医曜:基石药业因何“沉沦”?

      4.瞪羚社:长线授权频出,下一个加速奔向盈利的Biotech

0
登录后参与讨论

色情 谣言 网络钓鱼/广告 政治 侵权 人身攻击

补充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