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应该是最简单也是最普通的一件事,哪有人不会喝水的呢?但实际上,不会喝水的人真的不少。《中国水与生命质量认知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有95.3%的人不会喝水。喝水不当,也会对血糖、心脏、肾脏等产生不利影响!
喝水不对,身体遭罪
1.“毁”血糖
糖尿病人基本都有典型的“三多”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有些糖尿病患者为了避免“多尿”,便会选择控制饮水。
但是,糖尿病患者“多饮”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的体现,它能使血浆渗透压下降或恢复正常,并促进体内血糖尽快排出体外,有助于血糖稳定。
尤其是夏季,人体出汗多,糖尿病人如果还限制饮水,体内水分不充足,很可能会引发酮症酸中毒甚至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长期缺水,还可能因为体内血液粘稠,诱发糖尿病血管病变。
2.“毁”心脏
天气炎热,不少人喜欢大口灌水,一次性喝下大半瓶。但这种喝水方式会快速增加血流量,使得心脏工作量、心肌耗氧量迅速增加,很可能会引发心衰。
而且血液被大量的水分稀释后,电解质浓度变低,此时水分很容易因浓度差进入到细胞中,使得细胞水肿,导致“水中毒”,即低钠血症。
如果喝的还是凉水,那么问题就更严重了。本身心脏功能不佳的糖友在大量凉水刺激下会增加心率、加大心脏耗氧量,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等心脏疾病。
3.“毁”肾脏
等到口渴的时候再喝水,人体已经失去了1%~2%的水分,此时肾脏已经处于高负荷工作的状态,毒素积累在体内、尿液中杂质浓度升高,这些都会威胁肾脏健康,容易诱发肾结石、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癌症等疾病。
怎样喝水才算健康?
1.晨起温开水
晨起第一杯水,不应该是蜂蜜水、淡盐水,更不该是咖啡、牛奶、豆浆、果汁等饮料,最适宜最适合的是温开水。
不过记得先刷牙再喝水,不然经过一整夜的休息,牙齿上不小心残留的食物渣渣会与唾液中的钙盐结合、沉淀,久而久之就形成牙结石和牙菌斑。不刷牙就喝水,很容易将这些细菌带入体内。
2.别等口渴再喝
喝水还分主动喝水和被动喝水,很多人喝水是被动喝水,感觉口渴了再喝水,但长时间缺水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最好还是时不时喝两口水。
另外天热口渴时千万不要狂饮,狂饮会使体液中水与盐失去平衡,轻则引起胃肠剧痛,重则危及生命安全。
这些水一下子积聚于胃肠,会让胃部感到沉重闷胀,不仅补不进去水,还影响膈肌活动,影响正常呼吸。
3.少量多次
补水不均衡,一会多一会少,会让身体一会湿一会干,对脏器和身体的健康都是有害的。以下这几个关键点,最好都喝一小杯水:
醒来一杯水:经过一整夜的睡眠, 此时人的身体已经开始缺水, 因此人们在起床后可先喝100~250毫升的水,这样可以起到帮助肾脏和肝脏排毒、增强消化功能的作用。
睡前一小杯水:在临睡前0.5~1 小时左右喝半杯水,有助于预防中风。不用多,半杯就差不多了,喝太多,晚上容易起夜,影响睡眠质量。
起夜一小杯水:床头最好放一杯水,如果半夜起夜,可以喝一小口。
4.少喝冰水
夏天最健康的水是温热的开水,最好少喝甚至不喝冰水,尤其是锻炼完或者跳完广场舞,剧烈运动过后的人。
运动完后心跳加速、毛细血管扩张,马上喝水特别是冰镇冷饮对身体负担极大,极易造成心脏、脾肾等损伤。
喝好4杯救命水
除了掌握上面这4个喝水原则之外,大家还需定时、定量喝好4杯水,这样更易于血糖稳定,还能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
第一杯水:晨起时 200ml
早晨起床时喝一杯200ml左右的温开水,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同时唤醒肠胃,让消化系统开启一天的工作。
第二杯水:午睡后 150ml
中午午睡起来后喝一杯150ml左右的水可以促进血液流动。
第三杯水:睡前 100ml
睡前不宜喝太多水,所以最好是饮一小杯100ml以内的温开水,稀释血液、预防血栓,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肠胃与神经。
第四杯水:起夜时 50ml
对于夜间有起夜习惯的人来说,醒来之后喝个两三口水可以加速血液流动,对心脑血管有益。
另外,大家喝的白开水一定要完全煮沸,否则水中的酸性物质和有害物质还没完全挥发,长期饮用会大大增加患膀胱癌、直肠癌等疾病的风险。建议大家烧水时等其沸腾两分钟左右再关火,这样更安全哟!
News
相关文章
2021-10-12
2021-10-09
2021-10-08
2021-10-07
2021-10-07
2021-10-01
2021-09-28
2021-09-28
2021-10-13
2023-08-09
Next
下一篇